去年初冬,老友自昆明出差到沈陽,相約小聚。在他堅持下,我們一大早頂風冒雪、走街串巷找到一家正宗的“老四季抻面”。然后,兩個人就兩瓶“老雪”和一盤熏雞架,美美地吃了一頓早餐。
老友也是媒體同行,沈陽是他入職的第一站。他九年前去了南方,但是對代表“沈陽味道”的“沈陽套餐”仍然念念不忘。
“沈陽套餐”是我倆諧謔,并非官方欽定,由本地老字號“老四季抻面館”的雞湯面一碗,加上量大、酒精度高且便宜的老雪花(正式稱呼為“綠牌”)啤酒一瓶,再加上一個基本沒啥肉的熏雞架。這幾乎是沈陽人人知曉的“套餐”,組成了獨特的“沈陽味道”。
前文,是簡略版的“沈陽套餐”,下面才是經(jīng)典版的。
一早吃完“老四季”后,可以先去看由老汗王——努爾哈赤督建的沈陽故宮;中午,自然是在沈陽核心CBD——中街的“老邊餃子”吃最經(jīng)典的“煸餡兒餃子”;下午休息或者參觀大帥府,晚上5點多去“李連貴熏肉大餅”,吃完肉餅,喝完蛋花湯后,施施然去中街西端的“劉老根大舞臺”看笑破肚子的二人轉(zhuǎn);看完戲之后的夜宵是沈陽標配的“擼串”加“老雪”或“老龍口”。
對于資深饕餮,除了以上民俗版的沈陽套餐,我強烈推薦工業(yè)版的“沈陽套餐”。
眾所周知,沈陽還是新中國的裝備制造業(yè)基地,承接了大量當年由蘇聯(lián)“老大哥”援建的項目,創(chuàng)造了數(shù)百個“新中國第一”,包括第一臺國產(chǎn)汽車、第一臺機床、第一枚國徽等。
如果有時間去鐵西區(qū)的“中國工業(yè)博物館”,除了文物參觀外,務必要去博物館內(nèi)的“工人大食堂”,體驗下當年最紅的各種菜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玻璃廠的黑面饅頭”、“紡織機械廠的大包子”、“重型廠的紅燒肉”、“機床三廠的酥燒餅”……,瞬間有一種穿越到那個“紅彤彤”年代的感覺。
在送老友去機場近一個小時的路上,我們對一瓶老雪合幾兩老龍口最終沒有達成共識,但是我們相約盡快再聚。
關(guān)于作者:吳勇,中國日報駐遼寧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