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汗王宮重新發(fā)現(xiàn)始末(下)
近日,由沈陽市考古所主辦的“汗王宮遺址保護展示項目”公眾考古項目向市民開放,汗王宮的真容也得以第一次向大眾展示。
穿過沈陽CBD中街往北走大概10分鐘就到了由上海豫園集團開發(fā)建設的玲瓏城項目,在C、D建筑群中間的廣場北部一個下沉式的圍欄,里面就是汗王宮遺址,目前仍能看到工人在進行清理工作。
考古專家介紹,汗王宮是一個二進院落,南面有圍墻,墻的中央位置是正門,有6個柱礎石,撐起一個門房。前院比較平,北面高臺建筑是二進院,汗王宮就建在高臺之上。
專家考證,汗王宮的磚沒有專門燒制,大部分使用的是明代的磚,還有部分用的是漢代的繩紋磚、土坯磚。在汗王宮里甚至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明代廟碑。這應該是由于當時的后金國力不強,所以通過拆舊建新的辦法節(jié)省資金。?
這一點也從側面證明了石頭盜竊案發(fā)生的背景。當時處于兵荒馬亂的沈陽有不少無主房屋和廟宇,王宮周邊的住戶看到工地建材,所以就發(fā)生了石頭盜竊案。
此外,宮殿分離、高臺建筑的滿族宮廷建筑風格在沈陽故宮和起家的赫圖阿拉老城也能看到。
高臺建筑,這是符合滿族的先人女真人長期生活在山區(qū)的傳統(tǒng)生活習慣的。另一方面,在高處便于瞭望敵情,時刻警惕來犯之敵,保護自身安全。沈陽地處平原,但興建者仍用人工堆砌高臺,然后于高臺上建宮室。
專家說,為了保證王宮安全,努爾哈赤特別發(fā)布了一道命令:在夜間,若有敵方緊急消息,就打云板;若有人逃出城內,要敲銅鑼;如果有好消息,要打鼓。這種傳遞消息的方式,在古代皇宮里十分少見。?
王宮已經找到,但是待解之謎仍然不少。文化偵探將繼續(xù)探訪未解之謎,體驗中華文化之美,享受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關于作者:吳勇,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