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暫居???,常往海南省圖書館查閱資料,入館巍然見巨幅《孔子圣跡圖之孔子行教像》(明人仇十洲原作)繪于大廳左墻,醒目典雅;而大廳右墻,則貼塑由古今中外眾多名家之小幅頭像組成之淺浮雕,寓意人類思想如大海波濤、起伏不定;余嘆為觀止:人類思想,不斷泛起泡沫,如省圖之右墻所繪也,然滄海一粟,雖搖曳多姿、浪花朵朵,終必回歸此真理之大海、浩渺無極之汪洋——孔子思想者也!
公元前524年,孔子時年27歲,受魯昭公和季平子之聘,與來訪的郯國國君郯子接談論學,郯子告以“黃帝以云名師、少昊氏以鳥名師”云云,孔子遂往學焉,且云:“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夷者邊裔之謂也,孔子乃謂,周王室衰微不振,天下學問流布四方,郯子乃少昊氏之后裔,深通文明之傳承、官制之沿革,魯昭公、季平子等當政者自愧學問鄙陋,故延聘孔子作陪、與之談論講學,夫子嘆學問下移并傳布四方,而孔子儒家,恰在這“學問下移”與文明廣泛傳播的歷史進程中,巍然燦然,應運崛起矣(《左氏春秋》歷代注釋對孔子此語解釋模糊,峰按)!
研讀詮釋孔子儒家之近源——引領西周創(chuàng)立之初建國施政之古典憲政思想,以《尚書·周書》、《周禮》、《鬻子》等為代表(遠源則為伏羲炎黃堯舜等中國歷代傳承之政治哲學、文明智慧等),深深贊嘆于中國萬年一系之文明綿延之偉大、古典憲政制度之燦爛與完備,孔子儒家特為“集大成”者也;民國七賢之柳詒征著《中國文化史》(迄今為止唯一可讀之中國文化史著作,與錢穆史學可謂雙峰并峙)以全書最大篇幅論述“周人的創(chuàng)制”,余研讀之下,巍然見出孔子“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之說之深切著明也。
譬如周初文武王尊師鬻子在《鬻子佚文》里,告周成王“使民富且壽”之法,在于愛民、選賢之古典憲政兩大端(詳見余載于《清風廬》與《中國日報中文網(wǎng)》“天下專欄”之文章《圣學血脈之十三:選賢愛民的古典憲政[上]》),晚間批閱《孔子家語》卷十三之第九條,發(fā)現(xiàn)孔子與之若合符契、毫厘不爽:
哀公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罢闭?,莫大乎使民富且壽也?!惫珕枺骸盀橹魏??”孔子曰:“省力役,薄賦斂,則民富矣;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
余觀此而心潮澎拜:自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鬻子告開創(chuàng)“成康之治,刑錯四十余年”的周初杰出政治家周成王,古典憲政制度之核心,一為“富民”,一為“壽民”,政府輕賦稅、寬力役、敦禮教,致力于使“民富且壽”,則國家穩(wěn)定而繁榮,文明燦爛而堅固,天下太平清晏,自然、人文協(xié)調一致,祥瑞必層出不窮也。
建國施政之憲政訣竅,一為“愛民”,一為“選賢”:周公制訂出《周禮》體系之偉大而燦爛的封建秩序、禮教秩序,“鄉(xiāng)飲酒禮”、“鄉(xiāng)射禮”、“冠禮”、“婚禮”等大禮之重要規(guī)制、儀節(jié),其憲政用意,乃在“貢士”,即把英俊懂禮之少年,選拔出來,經(jīng)由鄰里、鄉(xiāng)邦之公開比賽、展示、選拔后,登載于花名冊,上奏諸侯、天子,以備錄用為官吏(詳鄭玄《周禮注疏》與毛峰《大一統(tǒng)文明》所論),受古典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熏陶而成的“士君子”足以擔當治理天下、“使民富且壽”的偉大憲政責任。
孔子儒家在成王、周公、鬻子等西周政治家的教誨下,500年間巍然崛起,完整傳承這一“使民富且壽”的憲政觀念與制度體系,中國政教體系之合理、完備,猶如整塊“美玉”,由古典憲政(即禮教)體系“雕琢”而成:君子溫潤如玉,剛毅而弘大,經(jīng)“選舉”而治國;百姓溫存懂禮,守誠信而治農耕工商等技藝,中國百業(yè)繁榮,文明昌盛,永居東亞乃至全球第一:漢初,官居丞相的陳平之出道,除了美貌倜儻為高祖賞識外,他在鄉(xiāng)飲酒禮上割祭肉,十分公平、妥帖、盡禮,鄉(xiāng)邦父老群起薦舉,遂出任秦朝官吏;高祖起兵,他常以奇策襄助,后誅滅呂后姻親專權,挽救了大漢社稷,經(jīng)《周禮》選拔之人才,誠真才也。
從鬻子告成王,到陳平割祭肉,悠悠千載矣;中國禮教之美、憲政之高、人才之精粹、百姓之殷富,誠文明綿延傳承之根基,國家穩(wěn)定繁榮之磐石也。
中國之燦爛悠久,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