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萌新記者,我十分幸運可以來到中美民眾對話的現(xiàn)場。那些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故事,第一次有了具象化的載體。
這次活動是由清華大學(xué)戰(zhàn)略與安全研究中心舉辦,中美嘉賓圍繞不同話題如餐飲、AI、旅游、教育、思想交流等進行討論,我見證了11月21日至22日的討論。
這也是我第一次體會到,抓機會對記者的重要性。第一天我來得很早,會場沒有幾個人,我就這么看著一位早就在我的專家表上的大佬從我面前路過,卻沒有勇氣出聲攔住他,哪怕是說一句“excuse me”。
之后人越來越多,嘉賓們身邊圍得水泄不通,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勇敢起來,抓住機會。
茶歇期間,我終于和一位投資專家搭上了話,他肯定了美國投資者對中國AI市場的信心,以及現(xiàn)在的中美AI合作確實不夠通暢,并禮貌地拒絕了我的采訪。
我能感受到他的謹(jǐn)慎,似乎也明白這是善意且禮貌的回答,但不一定是我能聽懂的言語。
第一次跑活動現(xiàn)場,我?guī)е跎俚挠職夂椭鬓k方或者嘉賓搭話,可在第一天,每當(dāng)我提出采訪,迎接我的可能是“short trip”“got to go”或者是一個諱莫如深的微笑……
我有時候也是聽得云里霧里的,不由得在想,是不是我們和讀者的交流也像隔著一層膜。
我剛建立起來的信心好像一下又消失了,語言的藝術(shù)有時候就在于難以理解,似乎我所能聽到的理解到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冰山一角。有些話語,有些表現(xiàn),局內(nèi)人交談,點到為止,話說三分,無需多言,便有意會。
我過去二十多年直來直往的生活經(jīng)驗,派不上什么用場。
也許是照顧英語不好的與會者,也許是早有料到會有這種情況,現(xiàn)場非常貼心地準(zhǔn)備了同傳,但同樣的痛苦依然存在,無論是聽同傳還是聽源語言,都做不到深諳其言。但在只言片語中,還是隱約能捕捉到對中美關(guān)系向好發(fā)展的渴望。
我還成功認(rèn)識了幾位記者朋友,他們比我有經(jīng)驗,我會小小觀察一下他們都在做什么。
第二天上午我已經(jīng)完全把采訪拋之腦后了,但我總覺得要再嘗試點什么,總不能真的光吃小點心吧……于是在最后一場嘉賓會談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我第一次舉起了手,問出了我的困惑:
“中美民眾對于對方國家似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是溝通不夠有效嗎?我們一直都在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
嘉賓的回答是,理解并不一定是必需品,總是會有多種聲音存在的。
同時,她接受了我的采訪,并回答了另外兩個問題,一個是關(guān)于在中國的美國企業(yè)會如何應(yīng)對美國新政府的政策,另一個是她如何看待雙標(biāo)這個詞。
嘉賓的回答更多從美方的角度出發(fā),在華美企也很盼望更好的外商政策,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共同努力,慢慢解決。同時,她提到,在她個人看來“雙標(biāo)”這個詞,其實是“fair”,不過,她并不喜歡這個詞,有點兒“aggressive”。
我想這次活動值得我記錄下來,這是一個開始,是一次挑戰(zhàn),也是一場學(xué)習(xí)的旅程。中方的嘉賓經(jīng)驗豐富,往往精通兩國語言和文化,美方的嘉賓大多和中國淵源很深,在華深耕幾十年,有自己的中文名和情緣,而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我仍記得一位旅游業(yè)的嘉賓說道:“我所有的美國客戶來到中國旅游后,沒有一個是不滿意的,因為中國人自己就是最好的招牌。”